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韓國多家企業(yè)與英偉達簽署采購協(xié)議,采購26萬GPU

摘要:韓國政府攜手三星、SK、現代、Naver Cloud 四大企業(yè)與英偉達簽署采購協(xié)議,一次性引進 26 萬塊 GPU(約為韓國現有存量 5 倍),總價值估78–104億美元。其中5萬塊用于國家AI計算中心及公有云,支撐“主權 AI”模型研發(fā);其余由四大企業(yè)分別部署AI工廠、數字孿生、智能造車及行業(yè)大模型。項目由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統(tǒng)籌,旨在把AI算力打造成像電網一樣的基礎設施,鞏固韓國在全球AI與制造競爭中的領先地位。

  ICC訊 韓國政府與多家大型企業(yè)攜手,與英偉達達成一項協(xié)議,將采購超過26萬塊加速器芯片,助力加速韓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建設。

  這一消息是在韓國APEC峰會期間宣布的。

  此次交易由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MSIT)牽頭,聯(lián)合三星電子、SK集團、現代汽車集團以及Naver Cloud四家企業(yè)共同促成。

  韓國本地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交易的GPU數量是韓國目前約4.5萬塊GPU存量的五倍。盡管MSIT與英偉達未披露交易金額,但《朝鮮日報》估算,整個交易價值約為14.8萬億韓元(約合78億至104億美元)。該估算是基于英偉達最新GPU Blackwell B200的單價,每塊約3萬至4萬美元。

  MSIT主權AI倡議

  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部長裴敬勛表示,此次與英偉達的合作將助力韓國躋身全球AI強國之列。

  裴敬勛在聲明中稱:“如今,AI已超越單純的創(chuàng)新范疇,成為未來產業(yè)的基礎,韓國正站在轉型的門檻上。擴大國家AI基礎設施,并與英偉達共同開發(fā)技術,是一項將進一步強化韓國制造業(yè)等優(yōu)勢的投資?!?

  根據與美國科技公司簽署的一系列協(xié)議,MSIT將采購5萬塊英偉達最新GPU,用于開發(fā)韓國的主權AI模型。這些GPU將部署于國家AI計算中心,以及Naver Cloud、NHN Cloud和Kakao Corp的設施中。

  MSIT表示,研究機構、初創(chuàng)企業(yè)及AI公司均可使用這一基礎設施開發(fā)模型與應用,從而支持韓國提升AI能力與基礎設施的國家戰(zhàn)略。

  三星電子、SK集團和現代汽車集團將各自獲得5萬塊GPU。

  三星電子正在建設一座半導體AI工廠,將AI技術融入其產品和服務。該公司將利用英偉達技術創(chuàng)建數字孿生,以提升先進半導體制造的速度與良率,并推動家用機器人產品組合的發(fā)展。

  同樣,SK集團也在設計一座AI工廠,以推進半導體的研發(fā)與生產。該工廠還將支持數字孿生與AI智能體的開發(fā)。SK集團旗下電信子公司SK電訊計劃提供基于英偉達GPU的基礎設施,為初創(chuàng)企業(yè)、大型公司及政府機構加速數字孿生與機器人項目提供工業(yè)云基礎設施。

  現代汽車集團則與英偉達合作,共同開發(fā)面向移動出行、智能工廠以及用于訓練和部署AI模型的終端半導體產品的AI能力。

  與此同時,Naver Cloud將獲得超過6萬塊GPU,用于擴展其面向企業(yè)及物理AI工作負載的英偉達AI基礎設施。該公司計劃為造船、能源等行業(yè)開發(fā)定制化AI模型,以推動AI在工業(yè)場景中的應用。

  英偉達在聲明中表示,韓國正在建設的AI基礎設施,將成為汽車、制造、電信等行業(yè)實現AI驅動的經濟增長與創(chuàng)新的基石。

  英偉達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黃仁勛稱:“韓國在技術與制造領域的領先地位,使其處于AI工業(yè)革命的核心——加速計算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已堪比電網與寬帶。正如韓國的實體工廠以先進的船舶、汽車、芯片和電子產品令世界矚目,如今,這個國家也能將‘智能’作為一種新的出口產品,推動全球變革?!?

內容來自:訊石光通訊網
本文地址:http://www.partyval.com//Site/CN/News/2025/11/03/20251103005927856346.htm 轉載請保留文章出處
關鍵字:
文章標題:韓國多家企業(yè)與英偉達簽署采購協(xié)議,采購26萬GPU
1、凡本網注明“來源:訊石光通訊網”及標有原創(chuà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訊石光通訊網。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及鏡像,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我方內容的單位,也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本站來源。
2、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訊石光通訊網)”的作品,均為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因可能存在第三方轉載無法確定原網地址,若作品內容、版權爭議和其它問題,請聯(lián)系本網,將第一時間刪除。
聯(lián)系方式:訊石光通訊網新聞中心 電話:0755-82960080-168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