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英偉達與OpenAI達成的1000億美元合作伙伴關(guān)系,為OpenAI鎖定了重要的GPU客戶并擴展了AI基礎設施。這對電信運營商而言,既意味著機遇,也帶來了競爭風險。
本周一,兩家公司發(fā)布聲明稱,已簽署一份"戰(zhàn)略合作意向書",OpenAI將部署至少10吉瓦的英偉達系統(tǒng),用于其下一代AI基礎設施,以訓練和運行通向超級智能的下一代模型。隨著新系統(tǒng)的部署,英偉達計劃向OpenAI投資1000億美元,首階段系統(tǒng)計劃于2026年下半年上線,采用英偉達Vera Rubin平臺。
Futuriom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分析師Scott Raynovich指出,這筆交易仍是暫定的。他表示:"這份聲明是一份'意向書',正如英偉達自己所標注的,并非正式合同。所以這是一個寬松的合作伙伴關(guān)系。"他還認為,"這也可以被解讀為一種循環(huán)供應商融資交易,因為英偉達承諾向OpenAI提供資金,以換取OpenAI購買英偉達的系統(tǒng)。這是互利的。"
泡沫跡象?
該協(xié)議可能預示著數(shù)據(jù)中心存在泡沫。Raynovich說:"最近,我們一直看到有人詢問數(shù)據(jù)中心容量建設的加速是否像2000年那樣的泡沫。有很多相似之處。宣布一項供應商融資安排并不能完全打消這種看法。"數(shù)據(jù)中心容量的增加將加劇對光纖和網(wǎng)絡連接的需求,這對電信公司來說是個好消息。"但就目前而言,在我看來容量主要受電力限制的制約,而且我們不確定是否所有這些容量都將被需要,"Raynovich補充道。
IDC集團副總裁(賦能技術(shù)和半導體)Mario Morales表示,對英偉達而言,這筆交易鎖定了一個關(guān)鍵的GPU客戶。如果OpenAI使用英偉達處理器,就不會使用AMD或高通的芯片。然而,據(jù)The Register上一份尖銳而富有洞察力的分析指出,OpenAI的這筆交易并非英偉達獨家;OpenAI可以自由部署來自AMD或其他公司的競爭芯片。該分析稱:"這份公告有足夠的回旋余地,甚至可以開過一輛AI驅(qū)動的自動駕駛半掛卡車——它是一份戰(zhàn)略合作意向書,是一種非約束性的'算是'合同,而且交易僅要求英偉達'最多'投資1000億美元,只要OpenAI繼續(xù)購買其芯片。"
Morales指出,這筆交易擴大了OpenAI的容量,可能會帶來新客戶,英偉達很可能從中分享收入——盡管交易的具體細節(jié)尚未披露。
對沖超大規(guī)模云廠商的風險
這并非英偉達首次投資客戶。截至6月30日,英偉達持有CoreWeave約7%的A類股份,并向CoreWeave下達了價值至少63億美元訂單。AvidThink分析師Roy Chua去年曾表示:"英偉達很可能將CoreWeave用作對沖超大規(guī)模云廠商的一種手段,這些云廠商都是英偉達的大客戶,但同時也是潛在的競爭對手,因為它們都擁有某種版本的自研AI芯片。"
電信運營商是該合作伙伴關(guān)系可能瞄準的客戶群體之一。"電信行業(yè)將是OpenAI打算進軍的一個垂直領域,"Morales說。電信公司可以與OpenAI合作服務企業(yè)客戶。但電信公司也將在企業(yè)業(yè)務上與OpenAI及其他AI提供商展開競爭。此外,Morales強調(diào),電信公司將希望保留選擇權(quán),避免被鎖定在英偉達作為平臺提供商的境地。
這筆與英偉達的交易可能為OpenAI提供資金,幫助其履行其他財務承諾,包括與博通共同開發(fā)AI芯片的100億美元協(xié)議,以及向甲骨文采購云基礎設施的巨額300億美元協(xié)議。正如我的同事Diana Goovaerts所指出的,OpenAI預計2025年收入僅約130億美元,且要到2029年才能實現(xiàn)盈利。
對于電信運營商和服務提供商而言,英偉達對OpenAI的巨額投資既預示著希望也隱藏著危險。它為AI合作伙伴關(guān)系和基礎設施增長提供了新途徑,同時也凸顯了平臺依賴性和數(shù)據(jù)中心市場投機性過度建設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