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LAN國內市場現狀
2007年是WLAN行業(yè)大發(fā)展的一年,IDC數據顯示,運營商市場經歷了前幾年WLAN業(yè)務發(fā)展和網絡建設部署的低潮,近年來隨著業(yè)務定位和經營理念的轉變,WLAN作為一種增強運營商競爭力的業(yè)務,2007年以來其網絡部署有了明顯的增長,尤其是隨著中國移動宣布以“Wimax+WLAN”的方式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提供寬帶無線接入服務,已具有一定熱點網絡覆蓋基礎的WLAN 無疑是運營商提供寬帶無線接入業(yè)務的不錯選擇。
據WLAN聯盟與市場研究公司In-Stat先前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7年WLAN芯片組的銷量已經達到3億件,較2006年增長了41%。預計到2012年,WLAN全球行業(yè)總值將達到190億美元,大約有7億件電子產品將采用WLAN連接,并且WLAN的應用范圍將更廣,支持WLAN的消費電子產品和手機的數量將超過支持WLAN的筆記本電腦的數量。作為擁有上萬個WLAN熱點及世界上移動電話用戶最多的國家,中國已成為可支持WLAN技術的消費類和企業(yè)類產品的具有長期戰(zhàn)略意義的關鍵市場。
在熱火朝天的建設過程中,對于WLAN運營的商業(yè)模式卻仍然還是WLAN網絡運營機構心頭的痛,免費、收費?收誰的費用,收多少費用,怎么收費等等至今仍撲朔迷離。目前國外已有許多運營商進行了相關嘗試,但結果都并不盡如人意。主要原因有建網耗資過大,以及缺乏成熟的業(yè)務模式等。雖然網狀WLAN目前在中國已有部分地區(qū)覆蓋,但也存在運營模式不清晰的問題。
二、美國發(fā)展WLAN的商業(yè)模式
在無線通信領域,美國目前已經有185個城市部分覆蓋或者完全覆蓋了WLAN網絡,從而成為世界上WLAN網絡覆蓋面積最廣的國家之一。美國第一個在全城部署WLAN無線城域網的城市是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2005年10月費城確定了承包商Earthlink,該公司宣布,2006年第四季度將在全城完成部署,正式運營,包月費為20美元,部分弱勢用戶可獲得10美元的特惠,用戶在公園和公共場所使用時全部免費。后來越來越多的美國城市加入了部署WLAN無線城域網的行列,如依里諾依州的芝加哥市、加州的舊金山、俄亥俄州的克里斯蘭、明尼蘇達州的明尼波里斯和賓西法尼亞州的匹茲堡等大都市都在其中之列。
美國建設WLAN無線城域網的目的本來是作為一種公共服務提供了大眾使用,沒想到在公共服務方面沒有取得太大進展的時候,在抗災搶險中卻發(fā)揮了重大作用。2005年秋強熱帶風暴幾次襲擊墨西哥灣的露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和德克蕯斯等州,當時無論固定電話還是移動電話設施都遭受了嚴重損壞,在受災地區(qū)恢復通信的過程中,WLAN做出了很大貢獻。T-Mobile、Wayport、SBC和麥當勞等對災區(qū)WLAN用戶提供了免費的服務,Intel公司還向災區(qū)的避難所免費提供了筆記本電腦和熱點設備,在保障通信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受災最重的露易斯安那州的新奧爾良市,主持救災的政府機構為了通知被疏散人口回返和保障他們的就業(yè),在市中心建立了免費的WLAN網絡。
雖然WLAN在災難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還是不能掩蓋美國在建設WLAN無線城域網中所暴露的問題:
1、客戶定位的偏離
WLAN客戶可以分為三類,即家庭客戶、企業(yè)級用戶、城市WLAN客戶。家庭用戶和企業(yè)級客戶都不是運營商WLAN盈利的主要對象,真正能為運營商帶來WLAN商業(yè)收入的只有城市級WLAN網絡,自2005年以來,美國各大城市已經投入近4億美元建設城市級WLAN網絡,目前已有185個城市部分覆蓋或者完全覆蓋了WLAN網絡。城市級WLAN網絡大多由運營商或者當地政府運營,旨在為市民提供便利且廉價的上網服務和實現普遍服務,但實際客戶群為擁有移動終端的商務人士,這與該網絡的建設初衷相違。
2、VOWiFi與傳統(tǒng)語音的沖突
傳統(tǒng)的語音和數據業(yè)務一直都是傳統(tǒng)電信運營商收入的重要來源,隨著VOIP電話的出現,支持WLAN網絡的語音終端的使用費用非常低廉,甚至可以免費使用VOWLAN電話業(yè)務。這一舉措直接影響到傳統(tǒng)移動運營商的收入,甚至會改變移動通信市場的格局。因此,美國傳統(tǒng)電信運營商采用各種手段限制WLAN的發(fā)展。
3、經營和盈利狀況不佳
無線網絡建設所需要的巨額成本能否順利收回都是運營商關心的問題,目前美國在公共場所運營的WLAN接入點已達到15000個,但WLAN業(yè)務實現盈利的能力非常低,例如經營WLAN業(yè)務的Cometa(成立于2002年,AT&T、英特爾和IBM是其投資者之一)2004年因資金周轉不開而倒閉;Wayport和T-Mobile USA是美國最大的兩家Wi-Fi服務供應商,但直到現在仍然沒有實現盈利。據國外咨詢公司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Wi-Fi服務很少得到普通消費者的使用,只有采用WLAN上網人數占到總數的25%以上才有可能盈利,但目前的情況是用戶人數低于10%。
小結
運營商要真正把WLAN運營起來,關鍵問題是如何擴大使用的用戶數量,只有讓客戶真正把WLAN作為一種常用的網絡連接方式,日常的寬帶上網方式,城市WLAN才能真正盈利起來。
三、運營商WLAN的客戶群定位
如果美國現在WLAN無線城域網主要的客戶群一樣,當前國內WLAN的主要客戶群也是具有移動辦公需求的商業(yè)客戶,商業(yè)客戶對隨時隨地的寬帶接入有最大的需求,具備強大的消費能力,是開展業(yè)務的優(yōu)質客戶,作為WLAN開展之初,抓住這部分客戶是業(yè)務開展成功的關鍵。
但要讓WLAN真正運營起來,擴大客戶群和細分客戶群是必須要考慮的,不能永遠都是一張稀少的高端客戶網,而應該是在滿足高端客戶要求的前提下,讓大眾也開始逐步習慣使用WLAN接入手段。應該向中國移動發(fā)展客戶的方式學習,不僅要有高端的“全球通”用戶,還要有喜歡信息交流的“動感地帶”學生客戶,以及對價格敏感的“神州行”用戶。
當前的可見的WLAN客戶,就已經有以下幾類:
1、高端的商務客戶,更多的滿足他們移動辦公的需求;
2、家庭用戶的臨時上網需求,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庭使用寬帶(ADSL、LAN),偶爾會在外使用無線查詢一些信息,例如酒店信息、餐館信息、電影院信息等,可以采用統(tǒng)一帳號進行認證,解決他們臨時使用的需求;
3、校園的學生客戶群,他們要求的是無線上網和學習的需求,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要求學生都要配備便攜電腦進行學習,布置工作,提交報告等,因此在課堂,在圖書館等地都有無線上網的需求;
4、娛樂一族,隨時隨地的滿足娛樂要求,無線的電影播放、視頻播放、音樂播放等,視頻通話,不再僅僅限于文字、語音,真正釋放面對面溝通的需求。
只有細分客戶群,定義屬于他們各自特色的資費和業(yè)務種類,WLAN才能真正推廣起來,成為了一種常用的寬帶接入手段,成為運營商長期持續(xù)盈利的有力工具。
四、運營商WLAN的合作模式
當前國內運營商建設WLAN網絡,還不可能一下子就建設為WLAN城域網模式,其中最大的缺陷在于政府部門的參與,如果沒有市政府參與WLAN無線城域網,僅僅靠運營商自身的力量是沒有辦法把WLAN網絡成功運營起來的,因此國內運營商WLAN網絡的建設模式應該是:“熱點”——“熱區(qū)”——無線城域網的逐步演進過程。
“熱點”的建設投資少,部署快,并且“熱點”的資源是有限和不可復制的,因此當前“熱點”建設的重心還處于“圈地”狀態(tài),要想真正使得這些“熱點”發(fā)揮其作用,向無線城域網進行演進,必須和這些“熱點”的經營者達成一種雙贏的合作商業(yè)模式,只有調動起經營者的積極性,才能推動WLAN熱點覆蓋的盈利。根據“熱點”的覆蓋地域不同,在合作方式上也有不同,下面總結了三種已經出現的合作模式:
1、咖啡廳合作運營模式
中國網通集團公司與京津兩地的星巴克連鎖店正式簽約,店內均設有網通的“無限伴旅”, 在星巴克品味咖啡,你還可以通過配備了無線網卡的筆記本電腦羈絆無線上網聊天、發(fā)郵件。原來只是和客戶、朋友在星巴克品嘗咖啡的商務用戶,現在還可以在星巴克進行移動辦公。
北京一家星巴克負責人是這樣評價星巴克和中國網通的WLAN合作, “光顧星巴克的客人以商務人士居多,而這一群體的客人在喝咖啡的同時希望能隨時上網。出于這方面的考慮我們采用的網通的‘無限伴旅’,進而做到讓咖啡和網絡同時成為星巴克顧客的伴侶。其實我們本來打算在店內的每個餐位底下設置寬帶接口,但由于這種方式要對店內的布局進行大幅度的改動,而且影響日常業(yè)務,投資也比較大。所以綜合考慮之下,我們最終選定了WLAN模式。”
2、學校合作運營模式
數字化校園已經成為當前各個大學的一個基本需求,遍布整個校園的LAN網絡已經覆蓋了辦公樓、教學樓、圖書館、實驗室、宿舍等工作、學習的場所,但隨著筆記本電腦的普及,以及多媒體教學的需求,師生對于移動辦公、無線學習的需求日益浮出水面,與此同時,師生集會,學術交流等活動,也對WLAN網絡的建設起到了促進作用。全國的各個大學都掀起了建設“無線校園”的高潮,北京大學醫(yī)學部一再調整無線的部署計劃,最后完成的布點與原先的設想大相徑庭,大大低估了師生對無線的需求和承受能力。
在“無線校園”的建設模式上,有學校自建和運營商承建、學校共同運營、合作分成兩種模式,學校自建一般把WLAN無線作為有線網絡的補充,為師生在不方便布線而又需要網絡的工作場所提供無線覆蓋。這種模式應該來說還不是“無線校園”,它僅僅是覆蓋部分工作環(huán)境。而運營的“無線校園”才真正實現了對整個校區(qū)的無線覆蓋,不僅能為工作、學習所用,那能提供娛樂的寬帶連接。
運營商承建的合作運營的“無線校園”,從運營商角度來看,不僅提供了覆蓋校區(qū)的無線覆蓋,還能提供學生在全市“熱點”地區(qū)的WLAN無線上網功能,為學生提供的是一種全面的WLAN無線業(yè)務;從學校角度來看,結合“校園一卡通”功能,實現了業(yè)務開通、收費、繳費等一系列方便學生使用的運營問題,是對雙方都有利的一種合作模式。
3、機場合作運營模式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是奧運重點工程之一,該航站樓總建筑面積90余萬平方米,長近3公里,寬1.5公里,是國內目前最大的單體航站樓,有將近300個換登機牌柜臺,商業(yè)區(qū)總面積將達到45200平方米,其中包括12600多平方米的國內零售區(qū)、10600多平方米的國際免稅品區(qū)、15000多平方米的餐飲區(qū)、近7000平方米的便利服務區(qū)。
面對這樣一個巨大的單體航站樓,從飛機進港后機位引導,到旅客下飛機,出港,從旅客進港,辦理登機手續(xù),候機,到離港全過程,從航班信息顯示到廣播,處處都有WLAN無線網絡的身影。
北京網通正在看到T3航站樓WLAN的巨大商機,和首都機場簽訂了WLAN合作運營的協(xié)議,成為T3航站樓唯一一家正式的運營級WLAN業(yè)務提供商。對于合作分成的WLAN運營,北京網通除了傳統(tǒng)的點卡銷售模式外,還采用了和國外運營商或移動集團簽訂合同,為其下屬的客戶(特別是商務大客戶)提供在北京熱點地區(qū)(包括T3航站樓)的無線服務,通過提供WLAN漫游業(yè)務收取費用。
五、運營商WLAN的運營收費模式
當前WLAN運營市場一直發(fā)展不太理想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付費的模式,在開始甚至到現在,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運營商大多采用的是點卡的銷售,由于銷售點很少,除了極少數的人經常出差,會主動購買點卡外,絕大多數的人往往不會提前購買或者根本買不到,當這些人到了公共場所準備上網的時候卻發(fā)覺必須要購買點卡才可以使用WLAN接入,用戶的第一反應就是麻煩,當在附近買不到點卡時第二反應就是放棄!
點卡收費
點卡的方式雖然對運營商而言,操作起來簡單,管理起來方便,但給最終用戶帶來的不方便,最后的結果就是WLAN業(yè)務無法真正推廣起來,因此要真正使得WLAN成為一種盈利的模式,當前最好的方式就是把WLAN作為和有線寬帶接入捆綁式的服務,有線寬帶接入在近期還將是一種長期有效的接入方式,目前絕大部分用戶還是以有線網絡作為主要的寬帶接入手段,借無線之機,擴大有線寬帶市場,采用混合經營,更加有利于WLAN推廣。美國AT&T公司2007年推出一項服務:該公司高速寬帶服務用戶將能免費接入其全美WLAN熱點,其Pro、Elite和FastAccess服務用戶將可以免費使用其安裝在美國機場、咖啡廳、麥當勞餐廳以及Barnes & Noble書店的1萬個WLAN熱點。
漫游收費
有線無線一體化的運營模式,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運營商全國的WLAN漫游問題,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全國的WLAN服務漫游,最終用戶使用WLAN的積極性也將大大降低。在2007年9月20日起中國電信將在長三角開展“無線寬帶”省際漫游業(yè)務,江蘇、浙江、上海的用戶可實現異地漫游上網,蘇、浙、滬的中國電信“無線寬帶”用戶只要在原有的寬帶賬號后增加相應后綴,就可在三地的“無線寬帶”覆蓋區(qū)域內享受互聯網接入服務,無線寬帶”省際漫游的資費標準為0.2元/分鐘。
靈活計費
除了考慮個人WLAN無線業(yè)務的收費模式外,還要考慮合作投資WLAN服務的收費模式,針對不同的經營者要能靈活地采用多種不同的計費模式,例如包小時,包半天,包一天,費用封頂,只有靈活多樣的計費方式,才能調動合作者的積極性,并針對各自不同的最終客戶,制定合情合理的收費方式和分成方式。北京網通在和賓館的合作運營WLAN中就已經開始實施這樣的方式,賓館酒店和網通各有一套計費系統(tǒng),通過分級記賬機制,和賓館酒店按比例分配無線運營收入。最終實現酒店運營,網通分成。
六、小結
“讓網絡無處不在,讓思緒隨風飄揚”一直是人們的夢想和追求,WLAN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但要真正實現電信級WLAN的部署和應用,還需要所有關注WLAN產業(yè)的人士共同求索。
H3C一直致力于WLAN的應用和推廣,在2007年,在無線網絡市場銷售業(yè)績超過5000萬,WLAN產品累計出貨量國內廠商第一名。H3C推出的無線網絡解決方案已經在首都國際機場、國家大劇院、北京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中國石化、中國石油等眾多用戶獲得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