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100G技術實現路線:承前啟后
訊石光通訊網
2011/12/1 0:31:24
傳輸速率不斷提升是支撐寬帶信息網絡高速發(fā)展的重要基礎。100Gb/s技術自2007年Verizon首次啟動現網演示,近幾年來一直是業(yè)界重點關注的焦點技術。隨著標準化工作逐步完善、100Gb/s路由器和光波分復用(WDM)傳輸設備應運而生、國外運營商100Gb/s試點網絡日益增多,100Gb/s承前啟后蓄勢待發(fā),將主導高速傳輸商用市場。
100G技術實現路線:承前啟后
在傳輸速率顯著提升的情況下,傳輸系統(tǒng)至少保持與原有傳輸速率在同一個傳輸距離量級上并要求在高速傳輸領域有持續(xù)的技術創(chuàng)新。譬如長距傳輸速率從2.5Gb/s提升到10Gb/s時,典型的技術創(chuàng)新是采用色度色散(CD)補償和外調制技術等;傳輸速率從10Gb/s增加到40Gb/s速率時,主要通過引入多種不同相位調制、同時結合偏振復用以及基于數字信號處理(DSP)的相干接收等新技術來解決色散、光信噪比(OSNR)、非線性等限制以保證有效傳輸距離;當傳輸速率從40Gb/s跨越到100Gb/s速率時,除了繼續(xù)采用偏振復用和相干接收等技術之外,基于軟判決的前向糾錯(FEC)技術也是典型的技術創(chuàng)新之一。
從100G技術目前選擇的技術路線來看,前期在40Gb/s速率上進行的多項關鍵技術探索至關重要,如果沒有40Gb/s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基礎,在2-3年時間內100Gb/s核心技術不會取得如此大的突破。相對40Gb/s偏振復用和相干接收技術,雖然100Gb/s采用類似的實現機理,但由于比特率(波特率)增加了2.5倍,無論在光域、還是電域處理都帶來相當大的挑戰(zhàn),尤其是電域的高速信號處理,如30Gb/s量級速率的模數轉換處理(ADC)等。當然,100Gb/s技術突破和研究思路同時也將為后續(xù)400Gb/s甚至1Tb/s超高速傳輸技術奠定堅實基礎,而100Gb/s技術傳輸碼型和調制方式的統(tǒng)一也為后續(xù)光電器件/模塊規(guī)?;a,以及規(guī)?;瘧脮r的網絡規(guī)劃設計、測評及運營維護等創(chuàng)造了條件。
100G標準和設備:齊頭并進
100Gb/s標準主要集中在客戶接口、線路接口以及線路傳輸等方面,目前主要有IEEE、ITU-T和OIF等國際組織來負責制定對應標準。IEEE 802.3ba已完成100GE客戶接口規(guī)范, IEEE 802.3bj正在規(guī)范100GE的背板及銅纜傳輸規(guī)范,而成本和功耗更低廉的下一代100GE客戶接口也正在討論當中。另外,線路接口和系統(tǒng)傳輸參數目前主要由OIF和ITU-T進行規(guī)范,OIF已發(fā)布100G光模塊、FEC等協議文件,而ITU-T SG15的Q11主要規(guī)范了第4階光通路傳送單元(OTU4)等100Gb/s邏輯信號結構,ITU-T SG15的Q6則側重于100Gb/s 物理層的規(guī)范研究。N×100Gb/s WDM系統(tǒng)的線路傳輸參數主要由國內CCSA TC6進行標準化,已經完成了相關研究課題,預計在2012年初會議將首次討論行業(yè)標準的征求意見稿。
從2007年出現100Gb/s速率傳輸演示以來,無論是路由器還是WDM傳輸設備廠商,均在100Gb/s技術研發(fā)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目前主流的路由器廠商和傳輸廠商一般均可提供100GE路由器和100Gb/s WDM/光傳送網(OTN)設備,國內傳輸設備廠商華為、中興、烽火均宣稱目前可提供商用基于雙極化四相相移鍵控(DP-QPSK)相干接收實時處理的100Gb/s傳輸設備,具體性能、實現方式、芯片集成化程度等支持能力有待今明兩年國內外研究機構和運營商等多方面的測試驗證。另外,作為100Gb/s技術實現程度的評估工具,JDSU、ANRITSU、EXFO、Spirent、IXIA等多個儀表廠家均可提供100GE分析儀,同時部分傳輸儀表商還支持基于OTU4的OTN協議分析,包括開銷驗證、告警分析、性能統(tǒng)計等功能。作為物理層信號質量分析,Agilent、EXFO、TEK等同時還可選擇提供光調制分析儀、光示波器等100Gb/s分析儀表。
100G應用及時機:蓄勢待發(fā)
100Gb/s WDM系統(tǒng)長距應用的主要特點為兩種色散效應(CD和偏振模色散(PMD))不再明顯受限、如何選擇更合理的參數衡量系統(tǒng)性能(比如糾錯誤碼率、Q因子余量或者信噪比余量等)、用常規(guī)和偏振帶內法測試光信噪比失效、10Gb/s系統(tǒng)與100Gb/s系統(tǒng)混傳配置存在限制,可與OTN技術緊密結合用于組網等。另外,與長距應用明顯不同,100Gb/s客戶接口(100GE)應用碰到的問題主要是接口形式的選擇(如標準化的4×25Gb/s、還是非主流標準化的10×10Gb/s等)、以及未來更小型化接口如CFP-2或CFP-4的發(fā)展時機等。對于長距傳輸應用,上述可能存在問題比較可行的解決方案主要包括:綜合考慮Q因子余量和OSNR余量將依然是100Gb/s長距傳輸的重點性能評價原則,新型基于偏振復用的帶內OSNR測試方法需要進一步研究,而10Gb/s與100Gb/s的混傳在考慮色散補償模塊影響的基礎上通過適當設立隔離譜寬(如200GHz)來盡可能降低混傳代價等;而對于短距傳輸接口,基于標準化的4×25Gb/s接口構建網絡從互通性和未來擴展性而言將是比較穩(wěn)妥的選擇,而小型化和低功耗則是未來發(fā)展努力的方向。
隨著高帶寬新型業(yè)務的持續(xù)發(fā)展和高速傳輸技術的日益成熟,基于100Gb/s高速傳輸的應用需求日趨明顯,根據LIGHTCOUNTING 、OVUM等國外咨詢公司的最新預測,100Gb/s技術及其光模塊市場在未來5年發(fā)展勢頭強勁。從實際發(fā)展來看,100Gb/s技術最近兩年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商用或試用,今年典型的應用如華為在KPN的100Gb/s部署、阿朗在法國Completel的100Gb/s升級、香港新世界電信的100Gb/s部署、Verizon部署CIENA的100Gb/s設備、華為在俄羅斯多家運營商的100Gb/s演示等等(其中從今年8到10月底至少有二十家以上國外運營商涉及到100Gb/s技術的演示或試商用),而國內預計經過今年年底到明年的首輪測試驗證以后,國內運營商將有可能在2013年啟動建設100G試商用網絡,如果網絡應用的寬帶壓力持續(xù)增加,預計2014年國內運營商將開始規(guī)模化建設100Gb/s傳輸網絡,也即100Gb/s應用蓄勢待發(fā):2012年為測試驗證年,2013年是現網試驗年,2014年為規(guī)模商用年,而在100Gb/s開始規(guī)模商用之時,基于400Gb/s甚至更高速率的傳輸技術將成為新的研究熱點技術。
結論
100Gb/s開啟了新一代高速傳輸技術的新時代,其采用了承前啟后技術路線并將是未來幾年高速帶寬的主流傳輸技術,目前離技術成熟和規(guī)模商用漸行漸近,。經過最近幾年的發(fā)展,100Gb/s技術趨于成熟,標準相對完善,設備全面研制,測試儀表多家支持。從其應用特點來看,長距傳輸和短距互聯各有側重,但長距傳輸應用時面臨的挑戰(zhàn)較為顯著,包括線路傳輸限制解決、系統(tǒng)余量考慮、光信噪比測試、組網OTN功能支持、以及現網升級兼容性支持等諸多方面。從國內100Gb/s后續(xù)發(fā)展趨勢來看,2012年將是100Gb/s長距傳輸的測試驗證年,2013年將是100Gb/s技術現網試驗年,2014年在體積和功耗進一步降低后將逐步推動應用的規(guī)模商用年,而從2014年左右開始后續(xù)的400Gb/s或更高速率將重新成為高速傳輸應用技術新的關注焦點。作者系趙文玉,就職于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標準研究所傳輸與接入研究部)